金秋十月迎国庆,举国欢腾齐祝兴。国庆临近,广大市民已纷纷开始计划外出游玩、购物娱乐、朋友聚餐等活动。为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保障消费者的消费安全,清城区消委会倡议理性过节,并给出以下五点消费提示:
一、疫情防控不放松
当前,我国的新冠疫情防控虽然取得良好的成效,但在个别省份和地区仍有零星病例发生,“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压力依然很大。因此,广大消费者在“国庆”假期仍需增强防范意识,加强疫情防控。
在9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针对消费者关心的国庆假期能否出行问题,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提醒消费者出行前应了解出发地及目的地的疫情防控等级和相关防疫要求,尽量不前往中高风险区地区。出行过程中,务必做好个人防护措施。王华庆还表示,不提倡在假期期间聚集和聚会,尤其是不允许大规模的聚集。
二、出行准备需做足
国庆期间,游客出行前要注意查阅出行目的地的旅游动态、限流措施和疫情防控要求,科学规划路线,尽量预约旅游、错峰出行,避免扎堆聚集,以预防景区、酒店、道路交通等供需不平衡带来的压力与矛盾。出行时,要准备好免洗手消毒液、消毒湿巾、口罩等防疫物品以备使用。在高速、机场、车站、景区、餐饮、住宿、购物等场所配合防疫要求做好身份信息登记、健康码登录、测量体温等疫情防控工作,并注意戴口罩、勤洗手、多消毒、常通风,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减少去往封闭场所和人群聚集场所,避免食用生冷食物,不交易买卖野生动物。当出现发热症状或其他不适宜旅行的疾病时,应推迟或取消旅行。
三、跟团、购物要谨慎
消费者通过旅行团跟团出行的,应选择资质齐全、信誉较高、口碑较好的旅行社,明确行程安排、食宿标准、双方权利义务及保险等重要信息并签署旅游服务合同,切勿贪图便宜而选择“零元旅游团”“超低价畅住”等明显低于合理价格的旅行团,以防落入不良商家的“陷阱”。在线预订旅行产品,应提前预订并及时确认,避免出现进不了景区、住不了酒店等问题。
旅游购物时要保持理性,尽量选择正规商店,认真辨别商品真伪和质量好坏,核实商品价格,货比三家,尽量不在景区特别是流动商贩处购买珠宝古董等贵重物品。对于商家通过虚假试验、编造故事、欺骗话术等套路和骗局要注意防范,对寺庙祈福、留念拍照等消费项目也要多留心眼。老年人最好在家人陪同下参加旅游购物。消费后注意要向商家索要合格证书、购物发票等凭证,以便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合理消费不盲目
国庆期间,面对商家的各种节日促销活动,消费者应保持清醒头脑,根据自身的实际消费需求,不为商家“打折”“特价”等宣传冲昏头脑,不被所谓的“保健”“无糖”等概念所蒙蔽,不因“网红”直播带货而冲动选择。购买前要充分了解产品真实品质,留意商品实际价格,货比三家再决定是否购买。对于摄影、健身、美容美发、教育培训等机构开展的低价充值、办卡等预付式促销活动,消费者要提高警惕,谨慎办理预付卡。充值时不要一次性充入过高金额,以免增加消费风险。
五、文明用餐要节约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日期间,消费者要积极响应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倡议,养成文明健康用餐的好习惯。外出就餐时,消费者应选择《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齐全的餐饮服务单位,并尽量选择食品安全量化分级B级以上餐饮服务单位,根据用餐人数合理点餐,杜绝浪费,拒吃野味,用餐时使用公筷公勺,自觉践行“光盘行动”。
清城区消委会提醒广大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要注意保留发票、收据等消费凭证。通过电商平台或者“直播带货”购物的,还应注意保留宣传画面、聊天记录、交易记录等关键信息。当合法消费权益受到侵害时,应及时和商家进行协商,如协商不成,可拨打12315或12345电话进行投诉举报。最后,清城区消委会祝愿广大消费者度过一个平安顺遂的国庆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