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能硕热技术(清远)有限公司年产铝液中转包30台、加热电炉30台、电柜160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技术评估报告等,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审批机构拟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批准决定 。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强化公众参与,现予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2021年09月01日至2021年09月07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来信或来电向我审批机构反映。
联系地址:清远市清城区广清大道113号清城区政务服务中心3楼6号窗,邮编:511500
联系电话:0763-3665506
传 真:0763-3665566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及有关利害关系人可对我审批机构拟作出的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 能硕热技术(清远)有限公司年产铝液中转包30台、加热电炉30台、电柜160台建设项目 |
建设地点 | 广东省清远市清远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兴大道21号清远佳亿创鑫科技产业园第11号楼第一层 |
建设单位 | 能硕热技术(清远)有限公司 |
项目概况 | 项目主要从事通用设备的生产,年产铝液中转包30台、加热电炉30台、电柜160台。 |
环评机构 | 广州市水凌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一)环境空气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 根据《报告表》,本项目排放的废气主要为金属机加工粉尘、焊接烟尘、浇注料投料粉尘以及烘炉天然气燃烧尾气。 金属机加工粉尘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于生产车间内无组织排放,焊接烟尘经移动式焊接烟尘净化器处理后于生产车间内无组织排放,浇注料投料粉尘经移动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于生产车间内无组织排放,颗粒物排放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及《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表3 颗粒物无组织排放限值标准的较严者。 天然气燃烧尾气经管道引至15米高排气筒(DA001)排放,烟尘排放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表2 干燥炉二级排放标准限值,NOx、SO2排放浓度参照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765-2019)表2 新建燃气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 根据《报告表》分析,项目废气污染物达标排放,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二)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 根据《报告表》,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员工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和龙塘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标准的较严值后,通过市政管网排入龙塘污水处理厂。 根据《报告表》分析,项目废水污染物达标排放,对周围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三)声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 根据《报告表》,项目噪声污染源主要来源于各车间生产设备运转时产生的机械噪声,噪声源等效声级在60~85dB(A)之间。 项目拟采取隔声、减振、厂区合理布局、合理安排生产时间等措施,降低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根据《报告表》分析,项目的边界噪声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声环境功能区排放限值,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四)固体废物污染治理措施及环境影响 根据《报告表》,产生的固废主要为员工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废及危险废物。 生活垃圾收集后统一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废包装物、废边角料、废焊渣、废弃电线、除尘器收集的粉尘、车间地面收集的粉尘分类收集后统一交由资源回收公司进行处理;废润滑油、废手套及废含油抹布属于危险废物,交由具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 根据《报告表》分析,项目产生的固废去向明确,得到有效处置,项目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五)地下水、土壤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 根据《报告表》分析,项目对可能产生地下水、土壤影响的各项途径均进行有效预防,在确保各项防渗措施得以落实,并加强维护和管理厂区环境的前提下,可有效控制厂区内污染物下渗现象,避免污染地下水、土壤,因此项目不会对区域地下水、土壤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六)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报告表》对项目主要风险源进行了识别,风险物质为润滑油、废润滑油、天然气(甲烷)。本项目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1,环境风险主要为风险物质泄漏、火灾、爆炸。 根据《报告表》,建设单位采取以下环境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置措施:①厂区地面做好防腐防渗处理,同时车间及仓库四周边界均设置围堰。②厂区内配备足够容量的应急储存桶,以备事故状态下用于收集泄漏物料、污染废水,应急储存桶应同时满足密闭防漏防渗要求;事故后应及时将收集的污染废水(废液)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处理。③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加强工作人员的应急教育和管理。 评估认为,《报告表》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基本可行,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基本可信。 |
公众参与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