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广东省联盈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年拆解12万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技术评估报告等,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审批机构拟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批准决定 。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强化公众参与,现予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2021年07月15日至2021年07月21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来信或来电向我审批机构反映。
联系地址:清远市清城区广清大道113号清城区政务中心3楼6号窗,邮编:511500
联系电话:0763-3665506
传 真:0763-3665566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及有关利害关系人可对我审批机构拟作出的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 广东省联盈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年拆解12万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建设项目 |
建设地点 | 广东清远清城区 |
建设单位 | 广东省联盈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
项目概况 | 项目主要从事废硬盘、废变压器、废电源盒、废汽车零配件、废电线电缆、废压缩机、废电机、废编转线圈的拆解,年拆解12万吨废旧资源,主要产品包括废铜、废铝、废铁、废塑料等,年产塑料10385.9吨、铁20968.81吨、铝29979.85吨、铜41914.53吨、铁合金(钢铁)3727.550吨及可利用杂物(绝缘材料、其它金属)13965.5吨。 |
环评机构 | 清远市汇智生态环保有限公司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一)施工期 本项目租用华清再生资源示范基地已建厂房进行建设,施工期仅对厂房进行装修和安装设备,建设期间不新增土建工程。 1.大气环境保护措施项目设备安装焊接过程产生少量焊接烟尘,通过加强车间通风后,不对周边环境造影响。 2.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项目施工期间只对厂房进行装修、设备安装,工人不在项目内食宿,施工期间工人生活依托周边商铺解决,施工期无废水产生及排放。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项目施工期噪声主要为装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间歇性人为噪声及电锯切割噪声、机械设备运行噪声和金属材料的碰击声等。施工单位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使其对环境的影响减至最低,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项目施工过程中主要的固体废物为建筑垃圾,按其性质进行分类回收,并妥善处理。 (二)营运期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及环境影响 项目废气主要为破碎、风选粉尘、拆解、切割产生的颗粒物。项目破碎粉尘、风选粉尘颗粒物有组织废气采用集气罩收集后经一套脉冲滤筒除尘器处理后满足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中第二时段二级标准通过一根15m高排气筒(DA001)排放;其他工序无组织颗粒物满足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无组织排放限值。根据《报告表》分析,经采取上述措施后,大气环境影响可接受。 2.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及环境影响 项目废水主要为摇床水选废水、拖把清洗废水、生活污水。摇床水选废水和拖把清洗废水经自建循环水处理系统处理后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中“工艺与产品用水”标准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中道路清扫水质标准限值的较严者要求后回用于水选及拖地用水。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华清基地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中“城市绿化”的水质要求后用于厂区周边绿化,不外排。根据《报告表》分析,项目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有效,依托的污水处理单位可行,地表水环境影响可接受。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及环境影响 项目噪声主要来源于生产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经采取隔声、减振等降噪措施后,厂界噪声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项目噪声对周边环境影响可接受。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及环境影响生活垃圾交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滤筒除尘灰、废水沉淀池沉渣等一般固体废物交给再生资源专业回收公司进行处理;拆解产生的不可利用废杂物、废滤筒布交给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公司处理;废矿物油、废油杂物等危险废物定期交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理。根据《报告表》分析,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5.环境风险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项目主要风险物质主要为废矿物油。项目主要环境风险为风险物质泄漏、火灾爆炸引发的次生污染、废水废气治理设施故障。项目拟采取如下风险防范措施:建设专门的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并做好防渗处理;加强巡查,避免跑、冒、漏、滴;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转运及处理过程中,严格实行“转移联单制度”,登记造册,填写和保存转移联单;各生产环节严格执行生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设备的检修及保养,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并设置机器事故应急措施及管理制度,确保设备长期处于良好状态,使设备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设置事故应急池。 根据《报告表》分析,项目在采取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后,环境风险可接受。 |
公众参与情况 |